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09-10 10:10:24 来源: 人民日报
三十而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处在新的关口。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经济特区如何担当新使命?面对国家发展新要求,经济特区如何再谱新篇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贡献,并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强调经济特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这是对经济特区的巨大鼓舞,也为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次伟大创举。30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探索和积累了实现快速发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经验;坚持对外开放,为我国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对全国发展起到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为推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从"杀出一条血路"的拓荒精神,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理念,到冲破体制藩篱、打破"铁饭碗"的创新勇气……闯"禁区",闯"盲区",闯"难区",深圳等经济特区30年的探索与开拓,丰富了我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有力地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更为亿万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打开了广阔天地。诚如外国政要所言,"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她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深圳的试验取得成功,就说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得通。"
30年后的今天,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的改革开放依然需要不断深化,经济特区依然需要担当"排头兵"重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要求,经济特区要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这是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新期待。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也远未结束。"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深圳展区的主题是"中国梦想试验场"。过去,世界以30年的时间,见证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经济特区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发展奇迹;今天,肩负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经济特区必定能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新鲜经验,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幸福成就更大光荣。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09-1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经济特区“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对经济特区继续发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作用和示范作用,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
这一期望与要求,缘于历史经验的启迪。30年前,正是深圳这个边陲小镇,从计划经济的藩篱中“杀出一条血路”,在筚路蓝缕的改革探索中,不断打破体制的坚冰,冲破观念的束缚,突破思想的障碍,为全国的改革发展不断提供新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媒体这样评述:“深圳一直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先锋,达到了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起飞的目标。”
这一期望与要求,是对现实挑战的回应。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特区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发展问题的缩影。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提供新的示范和借鉴,这是经济特区的新使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特区勇立科学发展的时代潮头,就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经济特区引领风气之先,同时也比国内其他地方更早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更深切地感受了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也更为坚决地迈出了求新求变的步伐。面对土地有限、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透支等四个“难以为继”,深圳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粗放式发展方式的脆弱,各经济特区加紧从速度向效益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积极抢抓新一轮发展先机。这一切反映了经济特区勇于变革的魄力、科学发展的决心。
面对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理念下,特区需要继续突破传统发展方式,以那么一股子“闯的劲头”、“冒的精神”,为未来发展开创新天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这个根本,把握调整结构这个核心,抓住培养人才这个关键,尽好保护环境这个责任,使经济特区实践迸发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无穷智慧,为科学发展再树新样本。
探索是特区的宝贵品格,也是永恒的实践课题。过去的3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敢闯敢试,为实现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的30年,我们相信经济特区继续先行先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
历史期待着这片热土作出新的回答。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9月09日20:55:37 来源: 新华网
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是我们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坐标。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为经济特区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全面改革;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30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也正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持续扩大的过程。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拓宽了眼界,激发出强大的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激情。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经济特区举世瞩目的巨变中,制度创新一直是经济特区敢为人先的特色所在,也是经济特区跨越发展的优势所在。回首30年,无论是敲响新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还是发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股”;无论是8次机构改革和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创办“文博会”、实行文化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制度创新,不仅开创了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的新局面,也为全国的改革发挥着先行者、示范区的作用。
今天,中国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央对深圳等经济特区寄予新的期待。如何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压力带来的问题?如何面对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经济特区必须继续以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开放创造空间、提供动力,在建立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制度创新的新鲜经验。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经济特区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经济特区的明天。要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就需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不断攻克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些,是经济特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的关键所在。
不久前,深圳人民评选出经济特区30年“百件大事”。这百件大事,莫不镌刻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忆,莫不呈现着经济特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面向未来,经济特区必定能不负党和全国人民的期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9月10日18:23:27 来源: 新华网
经济特区,应该是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的尖兵,也应该是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经济特区提出的要求,为特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贫穷、闭塞、落后基础上起步的经济特区,创建之初曾被称为“经济的旺区,文化的沙漠”,深圳一度被视为没有文化的城市。有“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能否创造令人仰慕的精神高度?改革上攻坚克难,经济上突飞猛进,文化上又将有怎样的建树?这成为特区建设发展的重大课题。
事实是最好的回答。30年来,特区始终保持“物质文明不能以削弱和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清醒,以“拓荒牛”精神开拓了特区精神文明的新天地。文化设施建设轰轰烈烈,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文化品牌繁花似锦……特区30年,将一片文化资源贫瘠的土地改造成活力无限的文化热土,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
回顾过去,特区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两个文明比翼齐飞、相得益彰。展望未来,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续新篇。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处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特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将更为频繁,知识创造、更新、传播将更为迅速,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也将更加凸显。在这样特殊而复杂的环境中,特区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就必须继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把两个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生态中,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将特区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让理想信念、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相映生辉,建设特区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提供更多文化服务,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文化基础。适应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形势,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思想文化侵蚀,使特区文化在吐故纳新中激发活力,在博采众长中增强实力,在交流互鉴中散发魅力,为特区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期待着,特区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敢闯敢冒的劲头,以先行先试的魄力,以苦干实干的业绩,交出更新更美的两个文明建设答卷。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9月11日19:12:09 来源: 新华网
如果说过去30年,经济特区一直担当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路者的角色;那么今天,它的坐标又该如何重新定位?新的优势和使命在哪里?
“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要求,既是对经济特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明确了经济特区面向未来的成长空间。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只有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才能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提高。以深圳为例,30年来,它以GDP年均增长25.8%的速度,从一个不起眼的农业县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市,2009年全市实现了82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达1.36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固然是重要基础,但历史经验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带来社会的稳定和谐。特别还要看到,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变革,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主动化解矛盾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既有力保证经济发展,也是进一步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率先发展的经济特区,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仅是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更是时代赐予的重大机遇。这就要求经济特区按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探索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些年来,率先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全民医保、养老保险、劳动用工合同、居住证等一系列制度,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经济特区勇闯新路,迈出了坚实步伐。面向未来,努力当好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经济特区必定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9月12日19:58:05 来源: 新华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进行着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兴办,是这场伟大革命中的重要一环。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经济特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再次彰显了党的建设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经济特区的今天。从“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再到“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经济特区诞生和发展的每一步,始终凝聚着党中央的关怀。无论是决定兴办经济特区,还是批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无论是给予政策优惠,还是鼓励先行先试,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桥头堡、试验田,体现着共产党人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伟大精神。
党的建设,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经济特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经验。从社区支部、行业支部到企业支部,从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到流动党员,近两万个基层党组织、30多万名党员,为深圳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着政治保证、开掘出动力源泉。实践证明,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集体;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
时代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回应这样的挑战,是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的关键所在。首次在劳务工中发展党员、率先在全国设立民营企业党委、首批试点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处身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特区,以不断推陈出新的举措,开创出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为特区的发展提供保证、凝聚力量,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积累了新鲜的经验。
越是发展的关键阶段,越要坚持党的领导;越是前进的重要关头,越要加强党的建设。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特区党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抓基层打基础工作,这既是经济特区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
排云直上,风鹏正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等经济特区创造了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面向未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国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