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物:
赵学智,国际教育学院2020届毕业生。在校时先后获得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省级一等奖,“互联网+”大赛获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在“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省级银奖,在“挑战杯”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河南大学三好学生,河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多次获得河南大学奖学金。即将启程奔赴祖国西部参加支教活动。
问及大学以来最大的改变时,我认为是性格。大一时超级腼腆,不敢说话,在活动中被学生会的哥哥姐姐鼓励才开始迈出第一步,去交朋友,去摊位迎新,在例会上主动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想……在适应与熟悉中,我结识了很多要好的朋友,也让自己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在创青春国赛期间,我认识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学校的新朋友,他们的高科技项目让我感到压力巨大,但也让我看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我很庆幸每份经历都有所得,有所感悟,毕竟过程中的收获是最为珍贵的。
在学院积极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下,我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两次担任郑开国际马拉松志愿者,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2019年暑期,我带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商丘市睢县河集乡进行教育关爱支教服务。支教期间,及时从正面,侧面全方位调查了解学生留守家庭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设立心灵情感课程以及心灵绘画课程,成功帮助近三十名留守儿童,并唤起其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意识
我在生活中较具有想象与联想能力,活跃跳动的思维也使我从不囿于旧的思维模式。在国际教育学院浓厚的创新氛围里,自大一开始,我就参与到“河宝儿”文化传媒项目的工作中,这里也成为我后来参加的创新创业项目的主要平台。工作期间,我及团队综合考虑“河宝儿”广阔的学生粉丝群体以及美团APP在高校圈的使用状况等因素,衍生出了新的创意——“百校千店”,即致力于以最低的价格带给学生最大的优惠。新的创意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后续比赛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关于竞赛团队,有一段往事让我十分难忘。在大三参加“挑战杯”时,很多团队都有七八个人,而我的挑战杯团队仅有我与队友两人,因涉及到学科的交叉,一时间难以确定探究的方向,在学院张伟亚老师的指点与帮助下,我与队友两人一鼓作气,从校赛挺进省决赛,最终不负努力,我们两人拿到了省赛二等奖。
2019年10月,在杭州进行“创青春”全国总决赛时,团省委书记袁浩书记看望选手时,我作为项目核心负责人汇报了比赛进展以及个人情况,得到了高度肯定和赞赏。
竞赛之外,我担任河南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也常常将自己的创意和策划能力运用到学生工作之中。在担任女生部部长期间,成功开创素人改造活动等,并在毕业季期间成功举办河南大学朝书夕拾活动,传递河大情怀。大三期间担任河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一年内解决校内学生权益事件三百余件,事件正面影响上万人。
丰富的学生活动和学科竞赛在充实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让生活多了几分忙碌。而我的辅导员李淑敏老师多次向我们强调,无论做什么都要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进行,不可荒废学业。为了保持学业成绩,我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悉数投入到学习中去:坐在第一排,以提醒自己时刻专心听讲;泡图书馆,排除外界干扰;查漏补缺,反思总结……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其中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货投资学均为满分,较难的高数也取得了98分。
作为应届毕业生,我还面临着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与答辩,再加上在年级担任相关职务以及负责毕业生手续等相关事务的处理。面对困难与冲突,我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我积极投身于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中,在论文撰写的前中后期与论文指导老师多次沟通交流,并对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最终我取得了毕业论文综合成绩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在河南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选拔过程中,我以全校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去西部地区支教是一项光荣且艰巨的任务,是一次挑战与突破,也将成为我的一段难忘的记忆。不停止思考,不止步探索,不管是现在,还是在未来充满未知的新阶段,我都将如此要求自己。老校长娄源功以“对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勉励我, 我也将带着这份探索精神继续前行!